隆生,对于在惠州长大的我来说,印象中就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最多也就是偶尔听到身边亲戚、长辈们一句“房子不错”的赞美。直到工作后,因为工作原因接触到《隆生》杂志,才对隆生企业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2008年在举国欢庆的北京奥运盛大开幕之时,我如愿以偿地从平面设计师转到更具有挑战性的岗位,成了一名邮务类客户经理。初出茅庐,没有任何客户资源,只能跟着前辈们走访,干些业务的后续工作。没过多久,机会来了,有位前辈因为工作调动,手里的客户需要移交……我作为新人,心里盘算着“年轻人嘛,总得吃苦锻炼不是?”于是乎自告奋勇地接过了那些需要搬搬抬抬、上门批量收寄的业务,这里边就有《隆生》。
刚接手业务,首先就得跟业务对接人打交道。不善言辞的我,在一番踌躇之后,鼓起勇气给每个业务对接的客户发了条短信。每个客户都相当顺利地交接,唯独隆生的对接人用礼貌的语气回复我,“我也遗憾地告诉您,我已离职,请与XXX联系。”情况在剧本之外,一时间我有些慌乱,幸好职业素养还有,尴尬地问出新对接人的联系方式,完成了交接工作,从此开启与隆生打交道的过程。
业务初期,每次接到隆生寄杂志的通知都“如临大敌”。当时还没有邮车准驾证的我,要安排车辆揽收《隆生》杂志得看司机师傅的档期。为了不耽误收寄时间,我往往要瞅准时机,在邮车路线上安插一站,到地点迅速装车。每回这么折腾,费功夫不说,在收寄时间上也显得相当被动。
主动权得掌握在自己手里啊!于是,我通过努力,终于拿到邮车准驾证,正好赶上商函业务鼎盛时期,单位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安排了一台新车给我们进行揽收工作,终于可以应付自如的去各单位揽收邮件啦。
车辆问题算是解决了,可自己开车去就没有同事的帮忙了,每次装卸杂志都是挥汗如雨,浑身湿透。如此往复多次后,了解到我的装卸辛苦,《隆生》编辑部相当体贴地直接安排印刷厂将需要邮寄的杂志送到我们的封装场地,极大地减轻了我们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收寄工作效率。
时光荏苒,一眨眼与《隆生》杂志结缘十余年。在互联网新媒介兴起,纸媒逐渐旁落的当下,许多本地企业、单位,或由于政策变动、或由于压缩成本逐渐停止了发行及邮寄业务。但《隆生》杂志却是一股清流,仍然坚持发行,是我们仍在合作邮寄的大客户之一。邮寄量也一直在逐年增长中。作为一个企业的内部刊物,尤其是还能为每个业主免费邮寄赠阅,在其网站上还提供免费纸质期刊订阅,这是难能可贵的,格局之大堪称惠州地产业界楷模。
《隆生》杂志虽然是免费赠阅,但是为了保证读者能如期收到,在监督邮寄环节上丝毫不马虎。自从我接手《隆生》杂志邮寄业务以来,换了几任业务对接人员,他们每一任都相当负责,定期到封装邮寄现场检查、了解封装邮寄流程,对邮寄后的收件情况跟踪,退件数据收集处理……面面俱到、一丝不苟。说实话,如此认真的态度让我倍感压力,只能以此为动力认真推进落实杂志邮寄工作,不敢有半点马虎。为了达到隆生的高标准要求,每次邮寄前的名址数据预处理,本可以按部就班地将隆生提供的名址数据提交打印邮寄,但为了保证邮件的正常到达,我还是逐条过一遍,将不详细的、重复的、变动的数据挑出或完善地址。整理后再进行交寄,最大限度的保证邮件的按址投递准确到达。
我的工作经常能接触到各类杂志、刊物,偶尔也会翻阅一下。我这人吧,太学术性的看不懂,太文艺的看不下去……潜意识里《隆生》杂志应该就是个专门介绍房地产的刊物,类似于形式各异的楼盘广告,不会是我喜欢的阅读类型。
直到有一次,中午闲时无聊,我随手拿起一本封装剩余的《隆生》杂志(第几期忘记了),翻到了隆生董事长刘小波写的一篇趣事文章,描述的是他本人在乘坐出租车的时候,司机自称与驾校“波仔”很熟,却不知“波仔”就在眼前的故事。那篇文章的笔风朴实无华,但画面即视感极强,像极了小说里“微服私访”的情节,看完以后令人忍俊不禁。于是那天中午抱着发掘的态度翻看完了整本《隆生》,了解了原来《隆生》杂志不仅仅只有地产,还涵盖了如此多热辣的观点、实用的企业经营之道、有趣的时闻轶事……从此,我便成为《隆生》的忠实读者,多次利用“职务之便”品读《隆生》。
其实,电子媒介的兴起,纸质刊物的式微,我身在邮政行业,对此感触是最深的。但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又感到,纸书其实从未远离,它只是换了一个地方。人们对阅读的需求一直都在,对文字的记录和表达需求一直都有,精彩的文字和内容,总是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内。
去年年底我们下埔咖啡邮局开业,由于我们部门的业务涵盖报刊发行,便要求我们提供些期刊、杂志之类的以供客户阅读。在同事们挑出了《国家地理》、《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健康养生》等一众书目后,我毫不犹豫地推荐了《隆生》杂志,一来是丰富咖啡邮局的杂志书目,二来可以让更多人能通过阅读《隆生》了解作为惠州房地产头部的隆生企业。然而其他书都是现成的,唯独《隆生》杂志不好办,毕竟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人家不一定乐意呢!
咋办?我只好“厚着脸皮”跟《隆生》主编提出请求,询问能否将每期杂志多送两本给我们,放咖啡邮局以供阅读。没成想主编爽快地答应了,还问是否要将过往杂志多送一些过来。自此,《隆生》杂志也占据了我们主题邮局的一角。有时候我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隆生》和邮局,就像相互见证的两件事物,伴随着年月流逝,它们都在传承,也都有所改变。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者就在这一期《隆生》杂志里,我们的主题邮局,也进入了《隆生》呢。
(杨慧杰,中国邮政惠州市城区分公司集传部经理)